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SYS 官网 你的位置:KOMPETE中文网 > SYS 官网 > 三唑 - ChemicalBook
三唑 - ChemicalBook发布日期:2025-01-04 16:51 点击次数:184
中文名称: 三唑酮 中文同义词: 三唑二甲酮;三唑酮;1-(4-氯苯氧基)-3,3-二甲基-1-(1,2,4-三唑-1-基)-2-丁酮;百菌酮;百里通;百理通;多环唑可湿性粉剂;粉锈宁 英文名称: Triadimefon 英文同义词: ROFON;SAMETON;MILTEK;NUREX;OTRIA;TRIADIMEFON;TYPHON;1-(4-chlorophenoxy)-3,3-dimethyl-1-(1,2,4-triazol-1-yl)-2-butanon CAS号: 43121-43-3 分子式: C14H16ClN3O2 分子量: 293.75 EINECS号: 256-103-8 化学性质: 白色晶体粉末。 20℃ 时水中溶解度为260mg/L。易溶于环己酮、二氯甲烷,溶于异丙醇、甲苯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较稳定。 用途: 高效、广谱的唑类杀菌剂,具有预防、治疗和铲除作用,强内吸作用(能上、下传导)。对白粉病、锈病、黑穗病有特效,其杀菌作用为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。主要用于防治麦类、果树、蔬菜、瓜类、花卉等作物的病害。如防治麦类锈病,用25%可湿性粉剂6~9g/100m2,对水7.5kg喷雾,能兼治大麦云纹病;或用25%可湿性粉剂75g,拌麦种46.5~188kg,可兼治腥黑穗病、散黑穗病和全蚀病。防治小麦白粉病用25%可湿性粉剂6~9g/100m2,对水7.5kg在发病初期施药。黄瓜白粉病,用25%可湿性粉剂3.8~7.5g/100m2,对水7.5kg,在发病初期施药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,用25%可湿性粉剂320g,拌种100kg。三唑酮对杂交水稻防早衰作用突出,施用20%乳油6mL/100m2,产量比对照增11%~16%,绿叶日衰速度减低26.85%~33.2%,结实率增加4.94%~9.07%,千粒重增3.73%~4.77%。在麦类、玉米、高梁等粮食作物上使用三唑酮应在作物收获前35d停用。 适用范围: 对锈病、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,对玉米、高粱等黑穗病、玉米圆斑病,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。使用方法:1、麦类黑穗病、锈病、白粉病、云纹病等 麦类黑穗病,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(15%可湿性粉剂200克)的药剂; 对锈病、白粉病、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,每亩用有效成分8.75克(25%乳油35克),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(若用25%乳油,则需60克)兑水75-100公斤喷雾。2、玉米、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,每100公斤种子用15%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。 高粱丝黑穗病,每100公斤种子用15%可湿性粉剂266-400克拌种。3、瓜类白粉病 大田用25%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-2次,温室用25%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-2次。 菜豆类锈病 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,用25%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-2次。三唑酮可以茎叶喷雾、处理种子、处理土壤等多种方式施用。三唑酮是高效、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,具有预防、治疗、铲除、熏蒸作用,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街醇的合成,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。注意事项:可与碱性以及铜制剂以外的其他制剂混用。 拌种可能使种子延迟1-2天出苗,但不影响出苗率及后期生长。 药剂置于干燥通风处。 无特效解毒药,只能对症治疗。急救治疗:无中毒报导。对症治疗,误食立即催吐、洗胃。